扦插

词典解释

植物无性繁殖方法之一。即取植株营养器官的一部分,插入润湿疏松的土壤或细砂中,利用其再生能力,使生根抽枝,成为新植株。按取用器官,有枝插、根插、芽插和叶插之分,如葡萄、石榴、水杉、杨、柳等常用枝插,枣、杜梨、长山核桃、泡桐、漆树等常用根插。枝插依取材性质有“硬枝扦插”与“软枝扦插”(又名“绿枝扦插”)之别。如扦插中用自动控制器调节喷雾时间,借以保持空气和基质湿度的称为“弥雾扦插”。扦插之前对插材进行“软化处理”,有助于形成愈伤组织和发根生长。

词典名字:

扦插

词典发音:

qiān chā

国语辞典

扦插 qiānchā

[cuttage] 截取植物的根或枝插入土壤中,使长出新的植株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植物无性繁殖方法之一。即取无性繁殖植物的一个营养器官(如枝、根等),插入润湿的土或砂中,使生根抽枝,成为一新植株。常用的有枝插和根插两种。如葡萄石榴、桑等常用枝插,枣、海棠等常用根插。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扦插 (术语)

  • 扦插也称插条,是一种培育植物的常用繁殖方法。可以剪取植物的茎、叶、根、芽等(在园艺上称插穗),或插入土中、沙中,或浸泡在水中,等到生根后就可栽种,使之成为独立的新植株。
  • 在农林业生产中,不同植物扦插时对条件有不同需求。了解和顺应它们的需求,才能获得更高的繁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