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牛耳

词典解释

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1.【解释】: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2.【出自】:《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3.【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词典名字:

执牛耳

词典发音:

zhí niú ěr

国语辞典

执牛耳 zhí niú ěr

(1) [be the acknowledged leader]∶古代歃血为盟,盟主亲手割牛耳取血,所以用“执牛耳”指盟主

诸侯盟,谁执牛耳?——《左传·哀公十七年》

(2) [occupy a leading position]∶泛指居领导地位

基本解释

执牛耳[ zhí niú ěr ]

⒈  古代诸侯割牛耳歃血为盟,由主盟者执珠盘盛牛耳,故称盟主为「执牛耳」。晋·杜预·注:「执牛耳,尸盟者。」后泛指人在某方面居领导地位。清·孔尚任。

《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桃花扇·第四出》:「论文采,天仙吏,谪人间。好教执牛耳,主骚坛。」


引证解释

⒈  指主持盟会的人。古代诸侯会盟,割牛耳以敦盛血,以珠盘盛牛耳,主盟者执盘,使与盟会者以血涂口(歃血),以示诚信不渝。

《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杜预 注:“执牛耳,尸盟者。”
《周礼·天官·玉府》“若合诸侯则共珠槃玉敦” 汉 郑玄 注:“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执之。”

⒉  后世以称人于某方面居领导地位。

孔尚任桃花扇·侦戏》:“论文采,天仙吏,謫人间。好教执牛耳,主骚坛。”
亦省作“执耳”。 明 张煌言 《复卢牧舟司马若腾书》:“儻老祖臺肯执耳 齐 盟,则元老临戎军声克振。”

成语解释

执牛耳

【解释】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出处】《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网络解释

执牛耳

  • 古代诸侯举行盟会,订立盟约,要每人尝一点儿牲血,主持盟会的人亲手割牛耳取血,并饮或以血涂抹在嘴唇,以示诚意,所以用“执牛耳”指做盟主。后来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