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携

词典解释

1.提携,扶植。

2.搀扶。

1.提携,扶植。

《韩诗外传》卷五:“夫人性善,非得明王圣主扶携,内之以道,则不成为君子。”

2.搀扶。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月餘,免符下,民相扶携,守州门,叫讙为贺。”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所欲面势好,老稚通扶携。” 明 袁宏道 《送观察侯公序》:“乃扶携而诉於臺,获以其事上请,詔进公一官。” 清 唐孙华 《发粟行》:“村民持票蹋城闕,扶携百里支官粮。”

词典名字:

扶携

词典发音:

fú xié

国语辞典
1.提携,扶植。 2.搀扶。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提携,扶植。

韩诗外传》卷五:“夫人性善,非得明王圣主扶携,内之以道,则不成为君子。”

⒉  搀扶。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月餘,免符下,民相扶携,守州门,叫讙为贺。”
宋 叶梦得 《怀西山》诗:“所欲面势好,老稚通扶携。”
袁宏道 《送观察侯公序》:“乃扶携而诉於臺,获以其事上请,詔进公一官。”
清 唐孙华 《发粟行》:“村民持票蹋城闕,扶携百里支官粮。”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扶携

  • 扶携(扶携),fú xié ㄈㄨˊ ㄒㄧㄝ ˊ,(1).提携,扶植。(2).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