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斗

词典解释: pī dòu 1.批判斗争。国语辞典注音 ㄆㄧ ㄉㄡˋ  拼音 pī dòu批判鬥爭。▶ 如:「用理性的協商取代惡意的批鬥,是民主政治的表徵。」

词典名字:

批斗

词典发音:

pī dòu

国语辞典

批斗 pīdòu

[criticize and denounce sb.(at a public meeting)] 批判和斗争

基本解释

批斗[ pī dòu ]

⒈  批判斗争。

如:「用理性协商取代恶意的批斗,是民主政治的表征。」

引证解释

⒈  批判斗争。

巴金 《<寒夜>的回忆》:“在文化革命中,我曾被当作资本家批斗过一次,就像我因为写过《家》,给当作地主批斗过那样。”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批斗

  • 批斗,读音pī dòu,批判斗争。文化大革命术语,“斗私批修”的简称。往往采取“批判大会”、“批判小会”、“游街”、“武斗”、“文攻武卫”等形式来进行。批斗就是对不满意的人或事,经过大家的允许,共同把错误的地方指出来,然后摆在台面上大家一起对这个人或事进行批评。与批评不同的是,批评可以在没人的地方单独训话,但批斗一定要在显要的地方,而且一定要大多数都人知道。“批斗”是中国术语,它是文化大革命中很鲜明的特征,尔后就很少有人再用这词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