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语

词典解释: pī yǔ1.对于文章或人的评语。 2.在公文或诉状上批示的话。 3.算命人给人推算命运所写的评语。国语辞典注音 ㄆㄧ ㄩˇ  拼音 pī yǔ1. 批示公文的言詞。▶ 《福惠全書.卷一一.刑名部.掛號》:「每期准過呈狀,付經管掛號,將殊語、原告被證姓名,批語、承行差役姓名,填寫後列前件,以便登填如何歸結。」2. 對於文章的評語。▶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所以我有一個小兒,而今且不教他學醫,從先生讀著書,做了文章,就拿來給杜少爺看。少爺往常賞個批語,晚生也拿了家去讀熟了,學些文理。」

词典名字:

批语

词典发音:

pī yǔ

国语辞典

批语 pīyǔ

(1) [remarks on a piece of writing]

(2) 对文章、作业等的评语

(3) 批示公文的话

基本解释

批语[ pī yǔ ]

⒈  批示公文的言词。

《福惠全书·卷一一·刑名部·挂号》:「每期准过呈状,付经管挂号,将殊语、原告被证姓名,批语、承行差役姓名,填写后列前件,以便登填如何归结。」

⒉  对于文章的评语。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所以我有一个小儿,而今且不教他学医,从先生读著书,做了文章,就拿来给杜少爷看。少爷往常赏个批语,晚生也拿了家去读熟了,学些文理。」

引证解释

⒈  对于文章或人的评语。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少爷往常赏个批语,晚生也拿了家去读熟了,学些文理。”
清 李渔 《比目鱼·耳热》:“我便坠天花也,説不出他浑身的娇法,有几句现成批语足相加。”
《<艾青诗选>自序》:“老师的批语并没有错,我却在他的批语上打了一个大八叉。”

⒉  在公文或诉状上批示的话。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设内外号簿》:“上司批允,照批语填注。”
清 林则徐 《关防告示》:“如有包讼之徒,串通吏胥商买批语,旁人查得实据,许其首告到司,立即办究,决不庇护。”

⒊  算命人给人推算命运所写的评语。

巴金 《家》三十:“他拿着算命先生写来的批语,心里暗笑自己的愚蠢,同时又为 觉民 的前途悲伤。”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批语

  • 批语,指对文章、作业等的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