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

词典解释: chōu jīn 1.亦作"抽?"。 2.抽去筋。 3.筋肉痉挛﹑抽搐。国语辞典注音 ㄔㄡ ㄐㄧㄣ  拼音 chōu jīn1. 筋肉痙攣作痛。▶ 如:「腿受了寒直。」2. 處理肉食,剔除筋絡。▶ 如:「肉類的烹飪,若不先加處理,比較不容易咀嚼。」3. 泛指酷刑。▶ 如:「剝皮」。▶ 《西遊記‧第七五回》:「行者道:『他說拿大大王剝皮,二大王剮骨,三大王。』」▶ 《老殘遊記二編‧第二回》:「可知那州縣老爺們比娼妓還要下賤?遇見馴良百姓,他治死了還要剝皮,銼骨揚灰。」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438页 第6卷 455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83页

词典名字:

抽筋

词典发音:

chōu jīn

国语辞典

抽筋 chōujīn

(1) [knot] [口]∶肌肉痉挛

他的腿开始抽筋了

(2) [pull out a tendon]∶抽掉筋

扒皮抽筋

基本解释

抽筋[ chōu jīn ]

⒈  筋肉痉挛作痛

如:「腿受了寒直抽筋儿。」

⒉  处理肉食剔除筋络

⒊  泛指酷刑

如:「剥皮抽筋」。

英语cramp, charley horse, to pull a tendon

法语crampe

引证解释

⒈  抽去筋。

如:抽筋剥皮

⒉  筋肉痉挛、抽搐

柔石 《人间杂记》:“他全身抽筋,肩膀左一耸,右一耸,两腿也左一伸,右一伸。”
老舍神拳》第四幕:“哎哟!我的腿抽筋儿!快来背着我!”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抽筋

  • 抽筋即肌肉痉挛。腿常抽筋大多是缺钙、受凉、局部神经血管受压引起。平时可适量补钙,多晒太阳,注意局部保暖,也要注意体位的变化,如坐姿睡姿,避免神经血管受压,你也可做局部肌肉的热敷、按摩,加强局部的血液循环,如果还无改善,你就应到医院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