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戴

词典解释

1.承担,担当。

2.指肯负责,不推委的决心。

3.充当,充任。

4.原谅。

1.承担,担当。

明 唐顺之 《为赈济事牌》:“一二大家欲施捨而不敢,贤能有司将担戴而未能。”《儒林外史》第七回:“若有些须怠慢,山人就担戴不起。” 欧阳予倩 《梁红玉》第九场:“困难当头,无穷的困苦正要我们担戴。”

2.指肯负责,不推委的决心。

田汉 《关汉卿》第七场:“瞧你不出,倒是顶有担戴,为了救 关汉卿 ……把担子全给自己挑上了。”

3.充当,充任。

明 陈与郊 《义犬记》第一出:“好,只是监生穷了,也是难担戴的。”

4.原谅。

曹禺 《日出》第一幕:“我们得罪的地方,您可得担戴着点。”

词典名字:

担戴

词典发音:

dān dài

国语辞典
1.承担﹐担当。 2.指肯负责﹐不推委的决心。 3.充当﹐充任。 4.原谅。
基本解释

担戴[ dān dài ]

⒈  承当、负责。也作「担待」。

《儒林外史·第七回》:「须要十分诚敬,若有些怠慢,山人就担戴不起!」

引证解释

⒈  承担,担当。

唐顺之 《为赈济事牌》:“一二大家欲施捨而不敢,贤能有司将担戴而未能。”
《儒林外史》第七回:“若有些须怠慢,山人就担戴不起。”
欧阳予倩 《梁红玉》第九场:“困难当头,无穷的困苦正要我们担戴。”

⒉  指肯负责,不推委的决心。

田汉关汉卿》第七场:“瞧你不出,倒是顶有担戴,为了救 关汉卿 ……把担子全给自己挑上了。”

⒊  充当,充任。

明 陈与郊 《义犬记》第一出:“好,只是监生穷了,也是难担戴的。”

⒋  原谅。

曹禺 《日出》第一幕:“我们得罪的地方,您可得担戴着点。”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担戴

  • 担戴,拼音 dān dài。基本解释 1.承担,担当。2.指肯负责,不推委的决心。3.充当,充任。4.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