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距

词典解释: bá jù 1.亦作"拔拒"。 2.比腕力。一说,跳跃。古代的一种练武活动。国语辞典注音 ㄅㄚˊ ㄐㄩˋ  拼音 bá jù古代一種功夫。▶ 《漢書.卷七○.甘延壽傳》:「少以良家子善騎射為羽林,投石、絕於等倫。」▶ 唐.顏師古.注:「者,有人連坐,相把據地,距以為堅,而能拔取之,皆言其有手掣之力。……今人猶有拔爪之戲,蓋之遺法。」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429页 第6卷 446

词典名字:

拔距

词典发音:

bá jù

国语辞典
1.亦作"拔拒"。 2.比腕力。一说,跳跃。古代的一种练武活动。
基本解释

拔距[ bá jù ]

⒈  古代一种功夫。

《汉书·卷七〇·甘延寿传》:「少以良家子善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绝于等伦。」
唐·颜师古·注:「拔距者,有人连坐,相把据地,距以为坚,而能拔取之,皆言其有手掣之力。……今人犹有拔爪之戏,盖拔距之遗法。」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拔拒”。比腕力。一说,跳跃。古代的一种练武活动。

《汉书·甘延寿传》:“少以良家子骑射为羽林,投石拔距絶於等伦,尝超踰羽林亭楼,由是迁为郎。”
师古 注:“应劭 曰:‘投石,以石投人也。拔距,即下超踰羽林亭楼是也。’…… 师古 曰:‘投石, 应 説是也。拔距者,有人连坐相把据地,距以为坚而能拔取之,皆言其有手掣之力,超踰亭楼,又言其趫捷耳,非拔距也。今人犹有拔爪之戏,盖拔距之遗法。’”
晋 左思 《吴都赋》:“袒裼徒搏,拔距投石之部。”
皮日休 《<鹿门隐书>序》:“然后世之君,犹有喜角觝而忘政,爱拔拒而过贤者。”
宋 司马光 《李牧》诗:“椎牛饗壮士,拔距养奇才。”
清 赵翼 《行园即景》诗:“海上漫传着翅人军前已掩拔距卒。”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拔距

  • 拔距,汉语拼音bá jù ㄅㄚˊ ㄐㄨˋ,亦作“ 拔拒 ”。 比腕力。一说,跳跃。古代的一种练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