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儒

词典解释: jū rú 1.固执守旧﹑目光短浅的儒生。 2.褊狭。国语辞典注音 ㄐㄩ ㄖㄨˊ  拼音 jū rú見解偏狹的儒者。▶ 漢.桓寬《鹽鐵論.毀學》:「而布褐不完,糟糠不飽。」▶ 唐.柳宗元〈六逆論〉:「明者慨然將定其是非,則瞽生相與群而咻之,以為狂為怪。」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469页 第6卷 486

词典名字:

拘儒

词典发音:

jū rú

国语辞典
1.固执守旧﹑目光短浅的儒生。 2.褊狭。
基本解释

拘儒[ jū rú ]

⒈  见解偏狭的儒者。

汉·桓宽《盐铁论·毁学》:「而拘儒布褐不完,糟糠不饱。」
唐·柳宗元〈六逆论〉:「明者慨然将定其是非,则拘儒瞽生相与群而咻之,以为狂为怪。」

引证解释

⒈  固执守旧、目光短浅的儒生。

汉 桓宽 《盐铁论·毁学》:“而拘儒布褐不完,糟糠不饱,非甘菽藿而卑广厦,亦不能得已。”
唐 柳宗元 《六逆论》:“明者慨然将定其是非,则拘儒瞽生相与羣而咻之,以为狂为怪。”
明 田艺蘅 《春雨逸响》:“拘儒不可与谈玄,腐儒不可与论道。”
清 恽敬 《舟经丹霞山记》:“夫圣人之心华邃鸿远,包孕天地,岂若拘儒之规规者哉!”

⒉  褊狭。

《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急登贤之举,虚降己之礼,於是处士鄙生,忘其拘儒,拂巾衽褐,以企旌车之招矣。”
李贤 注:“拘儒,犹褊狭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拘儒

  • 褊狭。《后汉书·左雄周举等传论》:“急登贤之举,虚降己之礼,於是处士鄙生,忘其拘儒,拂巾衽褐,以企旌车之招矣。” 李贤 注:“拘儒,犹褊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