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挺

词典解释: tǐng tǐng 1.正直貌。 2.僵直貌。国语辞典注音 ㄊㄧㄥˇ ㄊㄧㄥˇ  拼音 tǐng tǐng1. 正直的樣子。▶ 《左傳.襄公五年》:「周道,我心扃扃。」2. 直立的樣子。▶ 如:「站得直的。」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543页 第6卷 560

词典名字:

挺挺

词典发音:

tǐng tǐng

国语辞典
1.正直貌。 2.僵直貌。
基本解释

挺挺[ tǐng tǐng ]

⒈  正直的样子。

《左传·襄公五年》:「周道挺挺,我心扃扃。」

⒉  直立的样子。

如:「站得直挺挺的。」

引证解释

⒈  正直貌。

《左传·襄公五年》:“《诗》曰:‘周道挺挺,我心扃扃。’”
杜预 注:“挺挺,正直也。”
新唐书·魏謩传赞》:“謩 之论议,挺挺有祖风烈。”
金 元好问 《和汴禅师》:“挺挺刚无敌,津津润可呵。”
唐顺之 《答王生宗道书》:“更愿於义利紧关处极力研析,使不为一切俗情所转,乃是挺挺自作豪杰。”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在朝挺挺谅直,不附权要。”

⒉  僵直貌。

蒲松龄 《墙头记》第四回:“可是呢!已经挺挺了,怎么处?”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挺挺

  • 挺挺是汉语词汇,拼音为tǐng tǐng,指正直貌,出自《左传·襄公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