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襟见肘

词典解释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1.【解释】: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2.【出自】:《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3.【示例】:平时所过的早就是~的生活,更那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 ◎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

4.【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他还穿着那件~的衣服,真是太小气了。

曾子在卫国的时候,常常三天也做不了一次饭,十年也没做一件衣服,整一整帽子帽带就会断,整一整衣襟胳臂肘就会露出来,可他高唱《商颂》的声音充塞天地之间,象敲响的钟磬。 鲁国国君派人去给他赠送采邑,对他说:“请用采邑的收入做件衣服吧。”曾子不接受,使者又去了,曾子还不接受。使者说:“这不是先生您向国君要求的,而是国君要奉送您的,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说:“接受的人往往害怕赠送的人,赠送的人往往对接受的人表现出骄纵,能不能使国君赠给我采邑而对我不骄纵,我很担心这一点啊 !”

捉襟见肘肘胁之患患得患失失之交臂失张冒势势不两存存亡安危危于累卵卵与石斗斗丽争妍妍姿艳质质伛影曲曲不离口口不二价价值连城城下之盟盟山誓海海不扬波波光鳞鳞鳞次栉比比众不同同休共戚戚戚具尔尔汝之交交口同声声东击西西台痛哭哭丧着脸脸无人色色丝虀臼臼头深目目下十行行不从径径一周三三三两两两世为人人一己百百万雄兵兵不厌权权倾中外外刚内柔柔声下气气义相投投井下石石人石马马上功成成一家言言三语四四不拗六六亲不和和光同尘尘垢秕糠糠秕在前前仆后继继古开今今夕何夕夕寐宵兴兴云致雨雨丝风片片云遮顶顶名冒姓姓甚名谁谁是谁非非亲非故故人之情情不可却却之不恭恭而有礼礼为情貌貌似强大大中至正正中下怀怀丸操弹弹丝品竹竹报平安安之若命命世之才才兼文武武不善作作乱犯上上下一心

词典名字:

捉襟见肘

词典发音:

zhuō jīn jiàn zhǒu

国语辞典

捉襟见肘 zhuōjīn-jiànzhǒu

[have too many difficulties to cope with;pull down one's jacket to conceal the raggedness,only to expose one's albows] 衣服破烂,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

基本解释

捉襟见肘[ zhuō jīn xiàn zhǒu ]

⒈  形容人衣衫破败。参见「捉襟肘见」条。比喻生活极为穷困,或是无法顾及整体,照顾不周窘态。唐·李商隐〈上尚书范阳公第三启〉:「捉襟见肘,免类于前哲裂裳裹踵,无取昔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摊上坐了一人,生得眉清目秀,年纪约有四十上下,穿了一件捉襟见肘的夏布长衫。」

顾此失彼 左支右绌 左右支绌

绰绰有余 绰有余裕 应付自如


引证解释

⒈  见“捉衿见肘”。

成语解释

捉襟见肘

【解释】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出处】《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示例】平时所过的早就是~的生活,更那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 ◎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

【近义词】衣不蔽体、衣衫褴褛、百孔千疮

【反义词】绰有余裕、绰绰有余、完美无缺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网络解释

捉襟见肘

  • 捉襟见肘,读音zhuō jīn jiàn zhǒu,汉语成语,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出自《庄子·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