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景

词典解释

亦作“捕影”。 比喻虚幻。景,通“ 影 ”。《淮南子·说林训》:“象肉之味,不知於口;鬼神之貌,不著於目;捕景之説,不形於心。”《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二五》:“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大人贞观,探心昭忒。” 李善 注:“日月发辉,既寻虚而捕影,欲藏形而託暗,岂得施其巧密乎!”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捕影之言莫测,击风之论难尽。” 宋 苏轼 《送程建用》诗:“十年困新説,儿女争捕影。”

词典名字:

捕景

词典发音:

bǔ jǐng

国语辞典
1.亦作"捕影"。 2.比喻虚幻。景,通"影"。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捕影”。比喻虚幻。景,通“影”。

《淮南子·说林训》:“象肉之味,不知於口;鬼神之貌,不著於目;捕景之説,不形於心。”
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二五》:“是以重光发藻,寻虚捕景;大人贞观,探心昭忒。”
李善 注:“日月发辉,既寻虚而捕影,欲藏形而託暗,岂得施其巧密乎!”
南朝何逊 《七召·神仙》:“捕影之言莫测,击风之论难尽。”
宋 苏轼 《送程建用》诗:“十年困新説,儿女争捕影。”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