揆席

词典解释: kuí xí 1.相位。指宰辅。国语辞典注音 ㄎㄨㄟˊ ㄒㄧˊ  拼音 kuí xí稱宰相或內閣總理。▶ 唐.李乂〈哭僕射鄂公楊再思〉詩:「凝邦績,臺階闡國猷。」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766页 第6卷 783

词典名字:

揆席

词典发音:

kuí xí

国语辞典

揆席 kuíxí

[prime minister] 宰相的职位

基本解释

揆席[ kuí xí ]

⒈  称宰相或内阁总理。

唐·李乂〈哭仆射鄂公杨再思〉诗:「揆席凝邦绩,台阶阐国猷。」

引证解释

⒈  相位。指宰辅

唐 李乂 《哭仆射鄂公杨再思》诗:“揆席凝邦绩,臺阶阐国猷。”
清 许承钦 《将相谈兵歌题蔡怀真画册》:“崇禎 天子十七年,揆席频翻如易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揆席

  • 揆席读作kuí xí,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相位,指宰辅,辅政的大臣,一般指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