搘拄

词典解释: zhī zhǔ1.亦作"搘柱"。 2.支撑,支持。 3.犹抵牾。 4.抗拒。国语辞典注音 ㄓ ㄓㄨˇ  拼音 zhī zhǔ支持。▶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經學極盛時代》:「然則國家尊經重學,非直肅清風化,抑可衰微。」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775页 第6卷 792

词典名字:

搘拄

词典发音:

zhī zhǔ

国语辞典
1.亦作"搘柱"。 2.支撑,支持。 3.犹抵牾。 4.抗拒。
基本解释

搘拄[ zhī zhǔ ]

⒈  支持。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极盛时代》:「然则国家尊经重学,非直肃清风化,抑可搘拄衰微。」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搘柱”。

⒉  支撑,支持。

《明史·李贤吕原等传赞》:“李贤 以一身搘拄其间,沛然若有餘。”
吴伟业 《松山哀》诗:“卢龙 蜿蜒东走欲入海,屹然搘拄当雄关。”
杨玉如 《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八章第二节:“窃谓政府虽经济困难,但现在战事已寧,从容建设,尚可勉力搘拄。”

⒊  犹抵牾。

《明史·周士朴传》:“士朴 性刚果,不能委蛇随俗,尤好与中官相搘拄,深为 魏忠贤 所恶。”
翁方纲 《王文简<古诗平仄论>序》:“既又见 江 南屡有刊本,或详或略;又有所谓《诗问》、《诗则》者,其论间有搘拄,亦大同小异。”

⒋  抗拒。

黄钺陇右光复记》:“陕 省之得以搘拄 甘 军者,此数人之力为多。”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搘拄

  • 搘拄,汉语词汇。
  • 拼音:zhī zhǔ
  • 释义:亦作“ 搘柱 ”。 1.支撑,支持。2、犹抵牾。3、抗拒。
  • 《明史·李贤吕原等传赞》:“ 李贤 以一身搘拄其间,沛然若有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