搴旗

词典解释: qiān qí 1.拔取敌方旗帜。 2.高举旗帜。国语辞典注音 ㄑㄧㄢ ㄑㄧˊ  拼音 qiān qí奪取敵人的旗幟。▶ 《史記.卷九九.叔孫通傳》:「漢王方蒙矢石爭天下,諸生寧能鬥乎?故先言斬將之士。」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772页 第6卷 789

词典名字:

搴旗

词典发音:

qiān qí

国语辞典
1.拔取敌方旗帜。 2.高举旗帜。
基本解释

搴旗[ qiān qí ]

⒈  夺取敌人的旗帜。

《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

英语to pull and capture the enemy's flag

引证解释

⒈  拔取敌方旗帜。

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賁之士,力轻扛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司马迁 《报任安书》:“不能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
杜甫 《前出塞》诗之二:“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史料·广东纪事诗》:“笑他兵力输民力,斩将搴旗几十村。”

⒉  高举旗帜。

黄远庸 《政党安在》:“其四……则临时奔赴,搴旗呐喊,好为生事者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搴旗

  • 搴旗是指拔取敌方旗帜。出处《吴子·料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