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扶

词典解释

1.亦作“携扶”。 犹言扶老携幼。

2.携带扶持;搀扶。

1.亦作“携扶”。犹言扶老携幼。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 建中 之初,予居于 嵩 。携扶北奔,避盗来攻。”

2.携带扶持;搀扶。

宋 曾巩 《永州军事推官孙君墓志铭》:“既葬,携扶幼老,将就食 淮南 。” 宋 真德秀 《游鼓山》诗:“愿言祝同社,著力相携扶。”

词典名字:

携扶

词典发音:

xié fú

国语辞典
1.亦作"携扶"。 2.犹言扶老携幼。 3.携带扶持;搀扶。
基本解释

携扶[ xī fú ]

⒈  携带搀扶。

唐·韩愈〈为崔侍御祭穆员外文〉:「建中之初,子居于嵩,携扶北奔,避盗来攻。」

欺凌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携扶”。

⒉  犹言扶老携幼。

韩愈 《祭穆员外文》:“建中 之初,予居于 嵩。携扶北奔,避盗来攻。”

⒊  携带扶持;搀扶。

曾巩 《永州军事推官孙君墓志铭》:“既葬,携扶幼老,将就淮南。”
宋 真德秀 《游鼓山》诗:“愿言同社,著力相携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携扶

  • 携扶是汉语词汇,拼音xié fú ,注音ㄒㄧㄝ ˊ ㄈㄨˊ,是扶老携幼的意思,出自《祭穆员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