摊簧

词典解释: tān huáng 1.即滩簧。流行于苏州﹑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的一种曲艺。摊﹐通"滩"。国语辞典注音 ㄊㄢ ㄏㄨㄤˊ  拼音 tān huáng流行於江、浙一帶的一種說唱藝術。見「灘黃」條。

词典名字:

摊簧

词典发音:

tān huáng

国语辞典
  • 即滩簧。流行于苏州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的一种曲艺。摊,通“ ”。
  • 基本解释

    摊簧[ tān huáng ]

    ⒈  流行于江、浙一带的一种说唱艺术。参见「滩黄」条。

    引证解释

    ⒈  即滩簧。流行于 苏州、上海杭州、宁波 等地的一种曲艺。摊,通“滩”。参见“滩簧”。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謌以清唱为上,十番鼓次之,若锣鼓、马上撞、小曲、摊簧、对白、评话之类,又皆济胜之具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摊簧

  • 摊簧(杭州摊簧、绍兴摊簧),产生于清代中期,属于叙唱类的曲艺品种。
  • 2008年6月7日,浙江省杭州市、绍兴市联合申报的“摊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遗产序号:254 Ⅴ-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