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槌

词典解释: lèi chuí 1.研物用的槌子。国语辞典注音 ㄌㄟˊ ㄔㄨㄟˊ  拼音 léi chuí木杵。磨米漿的用具。▶ 元.周密《武林舊事.卷六.小經記》:「。俗諺云:『杭州人一日吃三十丈木頭。』以三十萬家為率,大約每十家日吃一分,合而計之,則三十丈矣。」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8891页 第6卷 908

词典名字:

擂槌

词典发音:

léi chuí

国语辞典
研物用的槌子。
基本解释

擂槌[ léi chuí ]

⒈  木杵。磨米浆的用具。

元·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记》:「擂槌。俗谚云:『杭州人一日吃三十丈木头。』以三十万家为率,大约每十家日吃擂槌一分,合而计之,则三十丈矣。」

引证解释

⒈  研物用的槌子。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小经纪》“擂槌”原注:“俗谚云:‘ 杭州 人一日喫三十丈木头。’以三十万家为率,大约每十家日喫擂槌一分,合而计之,则三十丈矣。”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奇谑·少保吏笔对》:“他日 古春 又过学堂,见 于(于谦 )梳成三角之髻,又戏曰:‘三角如鼓架。’ 于 又即对曰:‘一秃似擂槌。’”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陷选》:“説道每日擂搥吃一丈,脂粉涂千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擂槌

  • 擂槌拼音是lèi chuí,注音是ㄌㄟˋ ㄔㄨㄟ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