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醮

词典解释: gǎi jiào 旧时称改嫁。国语辞典注音 ㄍㄞˇ ㄐㄧㄠˋ  拼音 gǎi jiào婦女再嫁。▶ 《晉書.卷八八.孝友傳.李密傳》:「父早亡,母何氏改醺。」亦作「改嫁」、「再醮」。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860页 第5卷 405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416页

词典名字:

改醮

词典发音:

gǎi jiào

国语辞典
旧时称改嫁。
基本解释

改醮[ gǎi jiào ]

⒈  妇女再嫁。也作「改嫁」、「再醮」。

《晋书·卷八八·孝友传·李密传》:「父早亡,母何氏改醺。」

引证解释

⒈  改嫁。醮,结婚时以酒祭神的仪式

《晋书·孝友传·李密》:“父早亡,母 何氏 改醮。”
《金史·列女传·白氏》:“白氏 年二十餘即寡居服除外家迎归,兄嫂窃议改醮。”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董如彪》:“﹝ 葛封 ﹞房中诸姨,皆已改醮。”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改醮

  • 旧时婚俗之一。醮,古代原系酌酒之意,指单方面的敬酒,再醮即第二次敬酒。周代作为礼俗除行于加冠礼和及笄礼外,亦为婚礼仪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