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故

词典解释: gù gù 1.屡屡;常常。 2.故意;特意。 3.象声词。鸟鸣声。 4.即故姑。国语辞典注音 ㄍㄨˋ ㄍㄨˋ  拼音 gù gù1. 屢屢。▶ 唐.杜甫〈月〉詩三首之三:「時時開暗室,滿青天。」2. 蒙古貴族婦女特有的禮冠。以鐵絲結成,約長三尺,頭冠高聳,並飾以紅青錦繡或珠玉,華麗繁複,能增添雍容華貴的氣勢。亦作「罟罟」、「固姑」。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887页 第5卷 432

词典名字:

故故

词典发音:

gù gù

国语辞典
  • 屡屡;常常。
  • 故意;特意。
  • 象声词。鸟鸣声。
  • 即故姑。
  • 基本解释

    故故[ gù gù ]

    ⒈  屡屡。

    唐·杜甫〈月〉诗三首之三:「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⒉  蒙古贵族妇女特有的礼冠。以铁丝结成,约长三尺,头冠高耸,并饰以红青锦绣或珠玉,华丽繁复,能增添雍容华贵的气势。也作「罟罟」、「固姑」。

    引证解释

    ⒈  屡屡;常常。

    杜甫 《月》诗之三:“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仇兆鳌 注:“故故,犹云屡屡。”
    元 李裕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时时伤往事,故故寄新篇。”
    苏曼殊 《东居杂诗》之一:“却下珠帘故故羞,浪持银蜡照梳头。”

    ⒉  故意;特意。

    宋 徐铉 《九月三十夜雨寄故人》诗:“别念纷纷起,寒更故故迟。”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七三:“衔雏燕子浑无赖,眼见人瞋故故飞。”

    ⒊  象声词。鸟鸣声。

    唐 白居易 《人定》诗:“谁定教鸚鵡,故故语相惊。”
    宋 陆游 《晚起》诗:“雏鶯故故啼簷角,飞絮翩翩堕枕前。”

    ⒋  即故姑。详“故姑”。

    元 李志常 《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妇人冠以樺皮,高二尺许,往往以皁褐笼之,富者以红綃,其末如鹅鸭,名曰故故。”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故故

  • 【词目】故故 【拼音】gù gù 写法 部首笔画部首:攵 部外笔画:5 总笔画:9 两字相同 结构 左右两结构 五笔86:DTY 五笔98:DTY 仓颉:JROK 笔顺编号:122513134 四角号码:4864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