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台

词典解释

古代构筑在城墙上的一种战斗设施。通常按一定间距配置,主要用于侧射进入城墙根下的敌人。分为实心和空心两种。实心敌台(早期又称马面、墙台)与城墙同高,凸出于城墙外,台上外沿建有供观察、射击用的雉堞;空心敌台高于城墙,多骑墙构筑,既可用于观察、射击和隐蔽,又可作为武器、物资仓库。

词典名字:

敌台

词典发音:

dí tái

国语辞典

敌台 dítái

(1) [enemy broadcasting station]∶敌方的电台

破获敌台

(2) [lookout tower]∶在城墙或冲要处的建筑,用来防御或眺望敌人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城墙上用于防御敌人的楼台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下:“相去约有三里,周围水遶数重,拆取民板片沿墙起盖敌臺。”
魏源城守篇·守备上》:“城之外则敌臺,宜备堞垣,宜备牛马墙,宜备喑门。”

⒉  敌方的电台。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敌台

  • 敌台:军事建筑
  • 敌台:敌人电台的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