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死士

词典解释: gǎn sǐ shì 1.敢于决死的人。国语辞典注音 ㄍㄢˇ ㄙˇ ㄕˋ  拼音 gǎn sǐ shì勇敢不怕死的人。▶ 《宋史.卷二五○.王審琦傳》:「審琦率數千人拔其水砦,奪月城,濠州遂降。」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925页 第5卷 470

词典名字:

敢死士

词典发音:

gǎn sǐ shì

国语辞典
1.敢于决死的人。
基本解释

敢死士[ gǎn sǐ shì ]

⒈  勇敢怕死的人。

《宋史·卷二五〇·王审琦传》:「审琦率敢死士数千人拔其水砦,夺月城,濠州遂降。」

引证解释

⒈  敢于决死的人。

后汉书·坚鐔传》:“鐔 乃引军赴 宛,选敢死士夜自登城,斩关而入。”
《北史·李贤传》:“贤 率敢死士一战败之。”
黄遵宪 《冯将军歌》:“平生蓄养敢死士,不斩 楼兰 今不还。”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敢死士

  • 敢死士,读音是gǎn sǐ shì,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敢于决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