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兵

词典解释: sǎn bīng 1.溃散的兵士。 2.指旧时军队中供差役而非正式编制的兵士。 3.军事用语。指采用一种分散队伍或单兵进行作战的形式。国语辞典注音 ㄙㄢˇ ㄅㄧㄥ  拼音 sǎn bīng1. 遣散或逃散的兵。▶ 《史記.卷九五.夏侯嬰傳》:「漢王既至滎陽,收,復振。」2. 舊時軍中供役而未經正式編制的兵士。▶ 《隋書.卷八.禮儀志三》:「事畢,大將、亞將等,各就牙帳。其馬步隊與軍中,交為兩蕃,五日而代。」3. 戰鬥時各個散開,以分散目標而進攻的兵士。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6931页 第5卷 476

词典名字:

散兵

词典发音:

sǎn bīng

国语辞典

散兵 sǎnbīng

(1) [skirmisher]∶疏开队形的一组士兵中的一名

(2) [stragglers and disbanded soldiers;stray soldier from defeat]∶溃散的士兵

基本解释

散兵[ sǎn bīng ]

⒈  遣散或逃散的兵。

《史记·卷九五·夏侯婴传》:「汉王既至荥阳,收散兵,复振。」

⒉  旧时军中供役而未经正式编制的兵士。

《隋书·卷八·礼仪志三》:「事毕,大将、亚将等,各就牙帐。其马步队与军中散兵,交为两蕃,五日而代。」

⒊  战斗时各个散开,以分散目标而进攻的兵士。

英语loose and disorganized soldiers, stragglers, fig. a loner

德语Tirailleure (Mil)​, Tirailleure (Gesch)​

法语Chasseur à pied

引证解释

⒈  溃散的兵士。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汉王 既至 滎阳,收散兵,復振。”
《后汉书·孔融传》:“融 逆击,为 饶 所败,乃收散兵保 朱虚县。”
杨朔 《昨日的临汾》:“当我到 山西 前线来时,一位熟悉 山西 情形的朋友曾经警告我说:‘你得小心点,路上可有散兵剥人的衣裳。’”

⒉  指旧时军队中供差役而非正式编制的兵士。

《隋书·礼仪志三》:“其马步队与军中散兵,交为两番,五日而代。”

⒊  军事用语。指采用一种分散队伍或单兵进行作战的形式。

鲁迅 《书信集·致萧军》:“我所采取的战术,是:散兵战,堑壕战,持久战。”
孙犁 《澹定集·答吴泰昌问》:“散兵作战,深山野处,反倒容易出成果。”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散兵

  • 散兵的释义可以有以下一些。
  • 1.溃散的士兵。
  • 2.指旧时军队中供差役而非正式编制的兵士。
  • 3.军事用语。指采用一种分散队伍或单兵进行作战的形式。
  • 4.帝国时代3游戏当中的一个步兵单位 擅长射杀对方重型步兵。
  • 5.散兵是近些年来年轻人口中很流行的一个词,陕西铜川比较盛行。这个词其实就是指一群散片,工作相对轻松有大把时间,每天沉迷于麻将,有一个同性散片朋友和一堆散片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