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

词典解释: wén jiào 1.指礼乐法度;文章教化。 2.文告教令。 3.文化教育。国语辞典注音 ㄨㄣˊ ㄐㄧㄠˋ  拼音 wén jiào文化教育。▶ 《史記.卷二.夏本紀》:「三百里揆,二百里奮武衛。」▶ 《文選.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今聖上德通神明,繼統揚業,亦愍此錯亂。」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514页 第6卷 153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364页

词典名字:

文教

词典发音:

wén jiào

国语辞典

文教 wénjiào

(1) [culture and education]∶文化和教育

文教工作

文教事业

(2) ;指礼乐法度

(3) [article and education]∶文章教化

文教之宏敷

基本解释

文教[ wén jiào ]

⒈  文化教育。

《史记·卷二·夏本纪》:「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
《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今圣上德通神明,继统扬业,亦愍此文教错乱。」

英语culture and education

德语Bildung und Kultur

法语culture et éducation, instruction

引证解释

⒈  指礼乐法度;文章教化。

《书·禹贡》:“三百里揆文教。”
孔颖达 疏:“此服诸侯揆度王者政教而行之。”
《晋书·刘颂传》:“魏武帝 以经略之才,拨烦理乱,兼肃文教,积数十年,至於 延康 之初,然后吏清下顺,法始大行。”
唐 韩愈 《河南府同官记》:“武志既扬,文教亦熙。”
宋 苏轼 《谢欧阳内翰启》:“自昔 五代 之餘,文教衰落,风俗靡靡,日以涂地。”

⒉  文告教令。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诏策》:“孔融 之守 北海,文教丽而罕於理,乃治体乖也。”
《北史·齐纪上·神武帝》:“﹝ 神武 ﹞性周给,每有文教,常殷勤款悉,指事论心,不尚綺靡。”
南史·柳恽传》:“后试守 鄱阳 相,听吏属得尽三年丧礼,署之文教,百姓称焉。”

⒊  文化教育。

清 刘大櫆 《知上犹县方君传》:“建社仓以备荒年,创书院以兴文教。”
清 王韬 《请建蒋祠议》:“而公尤以振兴文教,乐育贤才为己任。”

如:文教部门,文教事业。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文教

  • 1.文教:文化和教育;2.文教:儒学;也包括诸子百家等国学。文、道、释并称东方三教,这点上有些类似犹太教、基督教、回教并称西方三教。兴我文教,尊我儒学,即为我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