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翁

词典解释: wén wēng 1.汉庐江舒人。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在成都市中起学官﹐入学者免除徭役﹐成绩优者为郡县吏﹐每出巡视﹐"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蜀郡自是文风大振﹐教化大兴。见《汉书.传》。后世用为称颂循吏的典故。国语辞典注音 ㄨㄣˊ ㄨㄥ  拼音 wén wēng人名。生卒年不詳,西漢舒(今安微省廬江縣)人。少好學,通春秋,景帝末為蜀郡守,興學校,崇教化,蜀地文風始盛。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513页 第6卷 1530

词典名字:

文翁

词典发音:

wén wēng

国语辞典
汉庐江舒人。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在成都市中起学官﹐入学者免除徭役﹐成绩优者为郡县吏﹐每出巡视﹐"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蜀郡自是文风大振﹐教化大兴。见《汉书.文翁传》。后世用为称颂循吏的典故。
基本解释

文翁[ wén wēng ]

⒈  人名。生卒年不详,西汉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人。少好学,通春秋,景帝末为蜀郡守,兴学校,崇教化,蜀地文风始盛。

引证解释

⒈  汉 庐江 舒 人。 景帝 末,为 蜀 郡守,“仁爱好教化”,在 成都 市中起学官,入学者免除徭役,成绩优者为郡县吏,每出巡视,“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飭行者与俱,使传教令”。 蜀 郡自是文风大振,教化大兴。见《汉书·文翁传》。后世用为称颂循吏的典故。

隶释·汉李翕析里桥郙阁颂》:“僉曰大平兮, 文翁 復存。”
杜甫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诗:“但见 文翁 能化俗,焉知 李广 不封侯。”
宋 范仲淹 《和并州郑宣徽见寄》:“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 文翁。”
清 姜埰 《杂咏》:“思 吴 失 张翰,化 蜀 愧 文翁。”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文翁

  • 文翁(前187~前110) ,名党,字仲翁,公学始祖,庐江舒人(舒城人),西汉循吏。汉景帝末年为蜀郡守,兴教育、举贤能、修水利,政绩卓著。为了纪念文翁,庐江县建乡贤祠(移建后易名忠义祠),首立文翁崇祀,以启后贤;舒城县将原文冲小学改名为文翁小学,原枫香树中学改名为文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