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代史

词典解释: duàn dài shǐ 记述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的史实的史书,如《汉书》、《宋史》等。国语辞典注音 ㄉㄨㄢˋ ㄉㄞˋ ㄕˇ  拼音 duàn dài shǐ專記某一朝代的歷史,相對於通史而言。如《漢書》。

词典名字:

断代史

词典发音:

duàn dài shǐ

国语辞典

断代史 duàndàishǐ

(1) [dynastic history]∶记述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的史实的史书,如《汉书》《宋史》

(2) [history divided according to dynasties]∶按朝代划分的历史

基本解释

断代史[ duàn dài shǐ ]

⒈  专记某一朝代的历史,相对于通史而言。如《汉书》。

引证解释

⒈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创始于 东汉 班固 所著的《汉书》。二十五史中除《史记》外,其余二十四史都属此体,其中《南史》、《北史》、新旧《五代史》包举数朝,亦仍属断代史范围。编年体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者,亦属断代史。今人所著《秦汉史》、《隋唐史》等,也属此类。

罗惇曧 《文学源流》:“班固 以宏博之材,纂承家学,《汉书》为断代史所宗,比肩 子长,共推深博。”
孙犁 《澹定集·与友人论传记》:“我国在历史上,很重视传记,断代史中,人物传记占绝大部分。”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断代史

  • 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始创于中国东汉班固所著的《汉书》。二十四史中除《史记》外均属此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的史书,以朝代为断限的,也属断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