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郎

词典解释: xīn láng 1.新婚的男子。国语辞典注音 ㄒㄧㄣ ㄌㄤˊ  拼音 xīn láng新婚的男子。▶ 《儒林外史.第六回》:「兩隻大船,銀十二兩,立契到高要付銀,一隻裝的、新娘,一隻嚴貢生自坐。」▶ 《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那後面便是,蟒袍補服,緩步安詳進來。」亦稱為「官」。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053页 第6卷 1070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449页

词典名字:

新郎

词典发音:

xīn láng

国语辞典

新郎 xīnláng

[bridegroom] 新婚的男子

基本解释

新郎[ xīn láng ]

⒈  新婚的男子。

儒林外史·第六回》:「两只大船,银十二两,立契到高要付银,一只装的新郎、新娘,一只严贡生自坐。」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那后面便是新郎,蟒袍补服,缓步安详进来。」

英语bridegroom, groom

德语Bräutigam (S)​

法语nouveau marié

引证解释

⒈  新婚的男子。

唐 顾非熊 《送皇甫司录赴黔南幕》诗:“远别因多感,新郎倍寂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上》:“今俗以新娶男称新郎…… 宋 世词有《贺新郎》,或当起於此时。”
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那后面便是新郎,蟒袍补服缓步安详进来。”
叶圣陶 《一个朋友》:“今天的新郎还兼个高等小学肄业生的头衔!”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新郎 (结婚仪式中男方的称呼)

  • 一般来说,新郎一词专指对于确立婚姻关系的男女在结婚仪式中的男方的称呼,又称新郎官。在结婚时,新郎一般会穿上专门的礼服,经过仪式或法律程序后就成为女方的丈夫。也指新婚的男子。 最早出现在唐代,表示考试登第的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