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垂

词典解释

边陲。垂,通“ 陲 ”。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卿诸人积年为害,一旦解散,方垂荡然,当条名上,必受封赏。”《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二年》:“念彼羣黎,旧为赤子,既久沦於涂炭,思永靖於方垂。”

词典名字:

方垂

词典发音:

fāng chuí

国语辞典
边陲。垂﹐通"陲"。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边陲。垂,通“陲”。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二》:“卿诸人积年为害,一旦解散,方垂荡然,当条名上,必受封赏。”
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二年》:“念彼羣黎,旧为赤子,既久沦於涂炭,思永靖於方垂。”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方垂

  • 方垂,读作fāng chuí ,汉语词语,是指边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