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泽

词典解释: fāng zé1.即方丘。古代夏至祭地祇的方坛。因为坛设于泽中﹐故称。

词典名字:

方泽

词典发音:

fāng zé

国语辞典
即方丘。古代夏至祭地祇的方坛。因为坛设于泽中﹐故称。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即方丘。古代夏至祭地祇的方坛。因为坛设于泽中,故称。

《广雅·释天》:“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折,祭地也。”
王念孙 疏证引《周礼·春官·大司乐》:“夏日至,於泽中之方邱奏之,若乐八变,则地示皆出,可得而礼矣。”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圆丘方泽,所以享天神地祇。”
宋 苏轼 《郊祀奏议》:“当郊之岁,以夏至祀地祇於方泽。”
六部成语·礼部》:“方泽:地坛之祭,掘地为方池,贮水以祭,谓之方泽。”

⒉  大泽。方,通“”。

《文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邱。”
张铣 注:“方泽,大泽也。”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方泽 (汉语词语)

  • 方泽即方丘。古代夏至祭地祇的方坛。因为坛设于泽中,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