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相

词典解释: fāng xiāng 1.上古传说中驱除疫鬼和山川精怪的神灵。国语辞典注音 ㄈㄤ ㄒㄧㄤˋ  拼音 fāng xiàng古代逐疫或出喪行列前開道的神像,形貌令人畏怖。▶ 《後漢書.卷六○上.馬融傳》:「詔靈保,召。」▶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遠觀是喪船上,近覷乃山門外金剛。」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9544页 第6卷 1561

词典名字:

方相

词典发音:

fāng xiāng

国语辞典
1.上古传说中驱除疫鬼和山川精怪的神灵。
基本解释

方相[ fāng xiàng ]

⒈  古代逐疫出丧行列前开道的神像,形貌令人畏怖

《后汉书·卷六〇上·马融传》:「诏灵保,召方相。」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远观是丧船上方相,近觑乃山门外金刚。」

引证解释

⒈  上古传说中驱除疫鬼和山川精怪的神灵。参见“方相氏”。

《晋书·庾翼传》:“翼 如厠,见一物如方相,俄而疽发背。”
古代民间多以人扮演或以竹纸扎制“方相”,用于某种场合以驱疫避邪。为上古方相氏之遗制。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远观是丧船上方相,近覷乃山门外金刚。”
清 赵翼 《戏题魁星像》诗:“黄金点目儺方相,牛头夜叉跳踉。”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方相 (明代人物)

  • 明朝时期人物,方相,生活在宣、弘时(一四二六―一五0五)。善制折扇,文徵明非方扇不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