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色界

词典解释: wú sè jiè 1.佛教语。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上。此界无形体,无物质,但存识心。国语辞典注音 ㄨˊ ㄙㄜˋ ㄐㄧㄝˋ  拼音 wú sè jiè佛教用語。佛教宇宙觀三界之一。指沒有形色的生存狀況。無色界又可分成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四個範疇,是修行禪定者才能往生的世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八》:「無色所屬界,說名『無色界』。」

词典名字:

无色界

词典发音:

wú sè jiè

国语辞典
  • 佛教语。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上。此界无形体,无物质,但存识心。
  • 基本解释

    无色界[ wú sè jiè ]

    ⒈  佛教用语。佛教宇宙观三界之一。指没有形色的生存状况。无色界又可分成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个范畴,是修行禅定者才能往生的世界。

    阿毗达磨俱舍论·卷八》:「无色所属界,说名『无色界』。」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三界之一。在色界之上。此界无形体,无物质,但存识心。参见“三界”。

    《俱舍论·分别世品》:“无色界中都无有处,以无色法无有方所……但异熟生,差别有四: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如是四种名无色界。”
    《法苑珠林》卷四:“第三无色界,色絶欲劣,故名无色界。”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无色界

  • 与欲界、色界共称三界。即指超越物质之世界,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四无色定者死后所生之天界。谓此界有情之生存,固无色法、场所,从而无空间高下之别,然由果报之胜劣差别,则分为四阶级,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四空处,故又称四无色、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天、四空、无色界诸天;
  • 无色界为三界之一,又称无色天。“色”是质碍的意思,无色就是没有质碍,即指超越了物质世界的束缚,所得到的自由状态。无色界没有物质现象,只剩下受、想、行、识四种生命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