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质

词典解释

1.没有诚信。《左传·襄公九年》:“要盟无质,神弗临也。” 孔颖达 疏:“质,诚也。”《左传·昭公十六年》:“ 楚子 闻 蛮氏 之乱也与 蛮子 之无质也,使 然丹 诱 戎蛮子嘉 杀之,遂取 蛮氏 。” 杜预 注:“质,信也。”

2.没有实体。 南朝 梁 沉约 《难范缜<神灭论>》:“形既无知,神本无质。” 唐 李商隐 《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銖衣。”

词典名字:

无质

词典发音:

wú zhì

国语辞典
1.没有诚信。 2.没有实体。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没有诚信。

左传·襄公九年》:“要盟无质,神弗临也。”
孔颖达 疏:“质,诚也。”
《左传·昭公十六年》:“楚子蛮氏 之乱也与 蛮子 之无质也,使 然丹 诱 戎蛮子嘉 杀之,遂取 蛮氏。”
杜预 注:“质,信也。”

⒉  没有实体。

南朝 梁 沉约 《难范缜<神灭论>》:“形既无知,神本无质。”
李商隐 《圣女祠》诗:“无质易迷三里雾,不寒长著五銖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无质

  • 无质是汉语词汇,读音是wú zhì,意思是没有诚信。没有实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