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

词典解释: jì yǐ 1.已经。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 3.既然已经。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5725页 第4卷 657

词典名字:

既已

词典发音:

jì yǐ

国语辞典
1.已经。 2.已经过去;已经完结。 3.既然已经。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已经。

《庄子·逍遥游》:“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
陆机豫章行》:“前路既已多,后涂年侵。”

⒉  已经过去;已经完结。

《汉书·外戚传下·定陶丁姬》:“太后以为既已之事,不须復发。”
南朝 宋 颜延之北使洛》诗:“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
宋 欧阳修 《时论·塞垣》:“近世 晋高祖 建 义并门,得戎王为援,既已,乃以 幽、蓟、山后 诸郡为 邪律 之寿。”

⒊  既然已经。

宋 苏轼 《石鼓》诗:“六经既已委灰尘,此鼓亦当遭击剖。”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 孔夫子 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既已

  • 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