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旦

词典解释: xù dàn 1.初升的太阳。亦指日出时。国语辞典注音 ㄒㄩˋ ㄉㄢˋ  拼音 xù dàn1. 清晨初升的太陽。▶ 唐.駱賓王〈疇昔篇〉:「昨夜琴聲奏悲調,含顰不成笑。」2. 早上太陽剛出來的時候。▶ 《聊齋志異.卷一.王成》:「候之,已杳矣。」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033页 第5卷 578

词典名字:

旭旦

词典发音:

xù dàn

国语辞典
  • 初升的太阳。亦指日出时。
  • 基本解释

    旭旦[ xù dàn ]

    ⒈  清晨初升的太阳。

    唐·骆宾王〈畴昔篇〉:「昨夜琴声奏悲调,旭旦含颦不成笑。」

    ⒉  早上太阳刚出来的时候。

    《聊斋志异·卷一·王成》:「旭旦候之,已杳矣。」

    引证解释

    ⒈  初升的太阳。亦指日出时。

    南朝 梁 任昉 《苦热诗》:“旭旦烟云卷,烈景东轩。”
    骆宾王畴昔篇》:“昨夜琴声奏悲调,旭旦含嚬不成笑。”
    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成》:“旭旦候之,已杳矣。”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旭旦

  • xù dàn ㄒㄩˋ ㄉㄢˋ
  • 旭旦
  • 初升的太阳。亦指日出时。 南朝 梁 任昉 《苦热诗》:“旭旦烟云卷,烈景入东轩。”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昨夜琴声奏悲调,旭旦含嚬不成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成》:“旭旦候之,已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