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魃

词典解释: hàn bá 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为虐。国语辞典注音 ㄏㄢˋ ㄅㄚˊ  拼音 hàn bá旱神。▶ 《詩經.大雅.雲漢》:「為虐,如惔如焚。」▶ 《幼學瓊林.卷四.釋道鬼神類》:「乾旱之鬼曰。」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038页 第5卷 583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12页

词典名字:

旱魃

词典发音:

hàn bá

国语辞典

旱魃 hànbá

[legandary demon causing drought] 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比喻旱象

旱魃为虐,如惔如焚。——《诗·大雅·云汉》

基本解释

旱魃[ hàn bá ]

⒈  旱神。

《诗经·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类》:「干旱之鬼曰旱魃。」

英语drought demon

法语démon de la sécheresse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
孔颖达 疏:“《神异经》曰:‘南方有人,长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
杜甫 《七月三日》诗:“退藏雨师健步闻旱魃。”
石灵 《捕蝗者》:“本来大家商议要刨旱魃,后来 袁大爹 着人来叫抬龙王,不要刨旱魃,才改了主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旱魃 (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怪物)

  • 旱魃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旱魃并非现代小说中四大僵尸王,中国神话不存在僵尸王。
  • 《诗·大雅·云汉》:“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子不语》卷一《旱魃》里描写为:“猱形披发,一足行”。袁枚《续子不语》又说:“尸初变旱魃,再变即为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