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中

词典解释: shí zhōng 1.儒家谓立身行事,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国语辞典注音 ㄕˊ ㄓㄨㄥ  拼音 shí zhōng合乎時宜而無過與不及。▶ 《禮記.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词典名字:

时中

词典发音:

shí zhōng

国语辞典
儒家谓立身行事,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
基本解释

时中[ shí zhōng ]

⒈  合乎时宜而无过与不及。

《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引证解释

⒈  儒家谓立身行事,合乎时宜,无过与不及。

《易·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
孔颖达 疏:“谓居蒙之时,人皆愿亨,若以亨道行之,于时得中也。”
《礼记·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孔颖达 疏:“谓喜怒不过节也。”
归有光 《孟子叙道统而不及周公颜子》:“性善时中之论,义利王伯之辨, 孟子 之自任以道,非僭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初刊自序》:“时中,用也。所谓变易者,圣之权也。”

⒉  有时料中。

《汉书·张良传》:“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时中 (词语解释)

  • 时中,出自《周易》,“中”就是孔子讲的中庸之道,指的是在天地自然之道的正中运行,既不太过,又无不及。而“时”则是指与时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