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宪书

词典解释: shí xiàn shū 1.即时宪历。清代因避高宗弘历讳,改称""。国语辞典注音 ㄕˊ ㄒㄧㄢˋ ㄕㄨ  拼音 shí xiàn shū書名。清初湯若望等人掌理訂正。歷代曆書皆稱為某某曆,清時因避高宗弘曆諱,才改稱為「時憲書」。取書經說命上「惟天聰明,惟聖時憲」之義,一直沿用到清末。

词典名字:

时宪书

词典发音:

shí xiàn shū

国语辞典
  • 即时宪历。
  • 基本解释

    时宪书[ shí xiàn shū ]

    ⒈  书名。清初汤若望等人掌理订正。历代历书皆称为某某历,清时因避高宗弘历讳,才改称为「时宪书」。取书经说命上「惟天聪明,惟圣时宪」之义,一直沿用到清末。

    引证解释

    ⒈  即时宪历。 清 代因避 高宗弘历 讳,改称“时宪书”。参见“时宪历”。

    《清史稿·时宪志一》:“今节气之日时刻分与太阳出入昼夜时刻,俱照道里远近推算,请刊入《时宪书》。”
    《红楼梦》第六二回:“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一句《时宪书》上有的话:共总成一句话。”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时宪书

  • 时宪书即“时宪历”。我国自古以农立国,历法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国计民生,所以历代天子,都十分重视修订历法一事。历书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古时称「通书」,或称「时宪书」。现在宪书的发展,主要是港台发展的非常迅速,<通胜>就是<通书>也就是古代<宪书>的一种变形,并且以香港七星堂出版的<通胜>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