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达
            
            词典解释:
                
心胸开阔乐观
开朗,豁达。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
《晋书·裴頠传》:“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亷操,谓之旷达。” 宋 叶适 《朝奉黄公墓志铭》:“天性旷达,不作疑吝;推己利人,不自封殖。”《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沉灿若 ﹞是 嘉兴 有名才子,容貌魁峨,胸襟旷达。”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家室索隐》:“ 李白 是那么旷达的人,为什么一说到子女便那么伤心?”
            
            
                
                
                
                    国语辞典
                    
                        ◎ 旷达 kuàngdá
[broad-mined;bighearted;show deep understanding] 心胸开阔乐观
时人贵其旷达。——《晋书·张翰传》
                     
                 
                
                    基本解释
                    
                        旷达[ kuàng dá ]
⒈  心胸豁达。
引《晋书·卷九二·文苑传·张翰传》:「时人贵其旷达。」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六》:「容貌魁峨,胸襟旷达。」
近豪迈 豪放 豁达 宏放 
反褊狭 
                     
                 
                
                    引证解释
                    
                        ⒈  开朗,豁达。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
引《晋书·裴頠传》:“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亷操,谓之旷达。”
宋 叶适 《朝奉黄公墓志铭》:“天性旷达,不作疑吝;推己利人,不自封殖。”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 沉灿若 ﹞是 嘉兴 有名才子,容貌魁峨,胸襟旷达。”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家室索隐》:“李白 是那么旷达的人,为什么一说到子女便那么伤心?”
                     
                 
                
                
                    网络解释
                    
                        
旷达 (汉语词汇)
旷达,汉语词汇。拼音:kuàng dá释义:开朗,豁达。多形容人的心胸、性格。出处:《晋书·裴頠传》:“处官不亲所司,谓之雅远;奉身散其亷操,谓之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