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敕

词典解释

亦作“明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汉书·平帝纪》:“其明敕百寮,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非坐不道,詔所名捕,它皆无得繫。”《后汉书·黄琼传》:“明勑近臣,使遵法度。”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宜明勑诸军,使深知此意。”

词典名字:

明敕

词典发音:

míng chì

国语辞典
  • 《汉书•平帝纪》:“其明敕百寮,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非坐不道,诏所名捕,它皆无得系。”
  • 明白地训示或告诫。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明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

    《汉书·平帝纪》:“其明敕百寮,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非坐不道,詔所名捕,它皆无得繫。”
    后汉书·黄琼传》:“明勑近臣,使遵法度。”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宜明勑诸军,使深知此意。”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明敕

  • 词语解释
  • 亦作“明疎”。明白地训示或告诫。《汉书·平帝纪》:“其明敕百寮,妇女非身犯法,及男子年八十以上七岁以下,家非坐不道,诏所名捕,它皆无得系。”《后汉书·黄琼传》:“明勑近臣,使遵法度。” 唐 韩愈 《论淮西事宜状》:“宜明勑诸军,使深知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