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本

词典解释

明代刻印的书本。明初刻书,犹沿元代的风格,黑口居多。正德、嘉靖、万历三朝,刻书最盛,形式也丰富多样。大致正德、嘉靖两朝,字体仿宋,万历以后,在版画艺术上有很大成就。由于印刷技术的发展,并创制了铜活字版和彩色套印。

词典名字:

明本

词典发音:

míng běn

国语辞典
1.明白所为之事之"本",如为什么要这样做,达到什么效果等。 2.明代的刻本。详"明版"。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明白所为之事之“本”,如为什么要这样做,达到什么效果等。

管子·幼官》:“执务明本,则士不偷。”
尹知章 注:“明所为之本。”

⒉  明 代的刻本。详“明版”。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明本

  • 明本(1263—1323),元朝僧人。俗姓孙,号中峰,法号智觉,西天目山住持,钱塘新城(今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明本从小喜欢佛事,稍通文墨就诵经不止,常伴灯诵到深夜。24岁赴天目山,受道于禅宗寺,白天劳作,夜晚孜孜不倦诵经学道,遂成高僧。仁宗曾赐号“广慧禅师”,并赐谥“普应国师”。憩止处曰幻住山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