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楼

词典解释: míng lóu 1.古代帝王陵墓正前的高楼。楼中立帝庙谥石碑,下为灵寝,前有石几筵。 2.碉楼。旧时北方乡居,楼房盖瓦者为暗楼;上层作雉堞形,供候望侦伺用者,称为。国语辞典注音 ㄇㄧㄥˊ ㄌㄡˊ  拼音 míng lóu望樓、碉樓、炮樓。▶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灤陽續錄二》:「常見有人使童子登三層明樓上,以手招之,翩然而下,一無所損。」

词典名字:

明楼

词典发音:

míng lóu

国语辞典
1.古代帝王陵墓正前的高楼。楼中立帝庙谥石碑,下为灵寝,明楼前有石几筵。 2.碉楼。旧时北方乡居,楼房盖瓦者为暗楼;上层作雉堞形,供候望侦伺用者,称为明楼。
基本解释

明楼[ míng lóu ]

⒈  望楼、碉楼、炮楼。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二〇·滦阳续录二》:「常见有人使童子登三层明楼上,以手招之,翩然而下,一无所损。」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陵墓正前的高楼。楼中立帝庙谥石碑,下为灵寝,明楼前有石几筵。

清 顾炎武 《再谒孝陵》诗:“突兀明楼峙,呀庨御殿开。”
《清史稿·礼志五》:“咸丰 元年謁 东陵 ……入门皆由左,至明楼前行礼。”

⒉  碉楼。旧时北方乡居,楼房盖瓦者为暗楼;上层作雉堞形,供候望侦伺用者,称为明楼。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二》:“有人使童子登三层明楼上。”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常守福,矫捷絶伦少时尝见其以两足挂明楼雉堞上,倒悬而扫砖綫之雪,四围皆净。”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明楼 (电视剧《伪装者》中人物)

  • 明楼是电视剧《伪装者》中人物,由靳东饰演。
  • 三重身份,表面为汪伪政府财政部经济司首席财经顾问、特务委员会副主任、新政府海关总署督察长;其实是国民党军统上海站情报科上校科长,代号“毒蛇”;真实身份则是中共地下党上海情报组组长,代号“眼镜蛇”。上海明氏家族大公子,心思深沉,秉持“抗战必胜”信念深入伪装潜伏在敌方势力,最大的心愿就是活在阳光下。虽是家国天下的铮铮男儿,但铁血也柔情,对大姐格外尊敬,对幼弟格外疼爱,有时也显得严厉,甘愿被差遣,被观众称为“明家食物链最底端”,自嘲“现在是我出了咱们这个家门谁也不怕,可只要一回来,我谁都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