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旛

词典解释: chūn fān 1.同"春幡"。国语辞典注音 ㄔㄨㄣ ㄈㄢ  拼音 chūn fān立春時用綵綢剪成的小旗子。是舊時的一種習俗,可掛在樹枝上或簪於頭上。▶ 清.納蘭性德〈浣溪沙.記綰長條欲別難〉詞:「玉蟲連夜翦,不禁辛苦況相關。」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111页 第5卷 656

词典名字:

春旛

词典发音:

chūn fān

国语辞典
  • 同“春幡”。
  • 基本解释

    春旛[ chūn fān ]

    ⒈  立春时用彩绸剪成的小旗子。是旧时的一种习俗,可挂在树枝上或簪于头上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词:「玉虫连夜翦春旛,不禁辛苦况相关。」

    引证解释

    ⒈  同“春幡”。

    纳兰性德 《浣溪纱》词之十五:“青雀几时裁锦字,玉虫连夜剪春旙。”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春旛

  • 春旛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ūn fān,同“ 春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