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明

词典解释: chūn míng 1.春光明媚。 2.即唐都长安门。因以指代京都。 3.指仕宦。国语辞典注音 ㄔㄨㄣ ㄇㄧㄥˊ  拼音 chūn míng唐時長安城東面三門之一。後亦以代稱京城。▶ 《新唐書.卷二二五.逆臣傳下.黃巢傳》:「陷京師,入自門,升太極殿。」▶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卷八.北東園日記詩》:「三年皮骨走崢嶸,夢到身已輕。」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098页 第5卷 643

词典名字:

春明

词典发音:

chūn míng

国语辞典
1.春光明媚。 2.即唐都长安春明门。因以指代京都。 3.指仕宦。
基本解释

春明[ chūn míng ]

⒈  唐时长安城东面三门之一。后亦以代称京城。

《新唐书·卷二二五·逆臣传下·黄巢传》:「陷京师,入自春明门,升太极殿。」
清·梁章巨《归田琐记·卷八·北东园日记诗》:「三年皮骨走峥嵘,梦到春明身已轻。」

引证解释

⒈  春光明媚。

元 陈世隆 《北轩笔记》:“当春明之际,卉木繁秀。”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魏文靖公》:“偶见 黄子久 画《沙磧图》一卷,卷尾有 文靖 题诗云:‘江村望极际春明,匝地人家唤欲譍。’”

⒉  即 唐 都 长安 春明门。因以指代京都。参见“春明门”。

清 吴祖修 《书梅村诗后》诗:“梦回龙尾醒犹残,重入 春明 兴转阑。”
清 顾炎武 《与苏易公》:“即至 春明,料必上陈情之表。”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三年皮骨走峥嶸,梦到 春明 身已轻。”

⒊  指仕宦。

钱谦益 《寄长安诸公书》:“春明之梦已残,京华之书久絶。”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田荔裳》:“何必于役道途,再作春明之梦。”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春明

  • 春明,是汉语词语,拼音是chūn míng,意思是春光明媚。亦指代京都、仕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