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

词典解释

白昼与夜晚

1.白日和黑夜。

《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唐 元稹 《人道短》诗:“天道昼夜迴转不曾住,春秋冬夏忙。” 老舍 《二马》第四段九:“ 伊牧师 脸上瘦了一点,因为昼夜的念 中国 书,把字典已掀破了两本,还是念不明白。”

2.指代一切事物的两种相互对立、消长的力量,或阴阳两个方面。

《易·繫辞上》:“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高亨 注:“此云昼夜者,盖以昼夜代表阴阳也。”《易·繫辞上》:“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高亨 注:“ 焦循 曰:‘昼夜之道即一阴一阳之道也。’知读为智。此言《易经》贯通阴阳对立转化之规律而有智慧,能预知吉凶。”

词典名字:

昼夜

词典发音:

zhòu yè

国语辞典

昼夜 zhòuyè

(1) [day and night;round the clock] 白昼与夜晚

不分昼夜

昼夜营业

死生,昼夜事也。——·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昼夜搒讯。——《明史》

(2)

昼夜不息

昼夜巡扰。——《广东军务记》

基本解释

昼夜[ zhòu yè ]

⒈  日夜。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吃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打拜忏行香放灯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闹了三昼夜,方才散了。」

日夜

引证解释

⒈  白日和黑夜。

《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唐 元稹 《人道短》诗:“天道昼夜迴转不曾住,春秋冬夏忙。”
老舍二马》第四段九:“伊牧师 脸上瘦了一点,因为昼夜的念 中国 书,把字典已掀破了两本,还是念不明白。”

⒉  指代一切事物的两种相互对立、消长的力量,或阴阳两个方面。

《易·繫辞上》:“刚柔者,昼夜之象也。”
高亨 注:“此云昼夜者,盖以昼夜代表阴阳也。”
《易·繫辞上》:“通乎昼夜之道而知。”
高亨 注:“焦循 曰:‘昼夜之道即一阴一阳之道也。’知读为智。此言《易经》贯通阴阳对立转化之规律而有智慧,能预知吉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昼夜 (词语)

  • 昼夜,指白天和黑夜,亦可代指事物两个相反的方向。昼夜由自转产生,谓之“太阳日”,但昼夜的长度并非等于自转周期,因为当地球自转一周后,同时进行了公转,公转使地球对于太阳的相对角度发生变化,而昼夜是以太阳照在地球上的范围来看的,所以一昼夜比自转周期多3分56秒。当地球自转时,产生昼夜交替,面向太阳之地面为“昼”,背向太阳之地面则为“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