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

词典解释: shǎng wu 1.正午。国语辞典注音 ㄕㄤˇ ˙ㄏㄨㄛ  拼音 shǎng huo中午。▶ 《水滸傳.第四回》:「未及,馬已到來,員外便請魯提轄上馬,叫莊客擔了行李。」▶ 《紅樓夢.第九三回》:「過了,便擺開桌子吃酒。」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166页 第5卷 711扫描版:「」在《现代汉语词典》第1137页

词典名字:

晌午

词典发音:

shǎng wǔ

国语辞典

晌午 shǎngwǔ

[midday] 正午

晌午饭

基本解释

晌午[ shǎng huo ]

⒈  中午。

水浒传·第四回》:「未及晌午,马已到来,员外便请鲁提辖上马,叫庄客担了行李。」
《红楼梦·第九三回》:「过了晌午,便摆开桌子吃酒。」

英语noon

德语Mittag (S)​, Mittag (S)​

法语midi

引证解释

⒈  正午。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一折:“你晌午后先吃了人一顿拷,怎又将他来扯拽着。”
红楼梦》第八回:“至晌午, 贾母 便回来歇息。”
端木蕻良 《乡愁》一:“太阳还黄橙橙的照在头上呢,现在许刚是晌午。”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晌午

  • 晌午,拼音shǎngwǔ,是俚语,在中原地区,一般指早饭后到午饭前的这段时间,部分地区表示“中午”、“正午”之意。还有的地区表示下午15:00--17:00『末时、申时』时段,以及一日五餐(早点、早饭、晌午、晚饭、晚点)中的”晌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