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门

词典解释

佛教语。谓普摄一切众生的广大圆融的法门。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词典名字:

普门

词典发音:

pǔ mén

国语辞典
佛教语。谓普摄一切众生的广大圆融的法门。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普摄一切众生的广大圆融的法门。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隋 吉藏 《法华义疏》卷十二:“所言普门者,普以周普为义,门是开通无滞之名。”
唐 封演 《魏州开元寺新建三门楼碑》:“寺主僧 法敬 ……及诸徒众等,并精通妙法,坚持密行,名称普门,威仪无缺。”
唐 李华 《荆州云寺兰若和尚碑》:“法华三昧,惠照无边,菩萨普门,我愿亦然。”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普门

  • 意指周遍圆通。又译无量门。天台宗将实相圆法周遍一切称为“普”,实相(即中道)无所蔽塞称为“门”。即谓《法华经》所说中道实相之理,遍通一切,无所壅塞,故诸佛菩萨乘此理,能开无量门,示现种种身,以拔除一切众生之苦,令成就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