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落河

词典解释: yè luò hé 1.[突厥语elaha]壮士,健儿。国语辞典注音 ㄧˋ ㄌㄨㄛˋ ㄏㄜˊ  拼音 yì luò hé健兒、壯士。為回紇語。▶ 《舊唐書.卷一一一.房琯傳》:「琯臨戎謂人曰:『逆黨雖多,豈能當我劉秩等。』」 扫描版:「」在《汉语大词典》第7035页 第5卷 580

词典名字:

曳落河

词典发音:

yè luò hé

国语辞典
  • [突厥语elaha]壮士,健儿。
  • 基本解释

    曳落河[ yì luò hé ]

    ⒈  健儿、壮士。为回纥语。

    《旧唐书·卷一一一·房琯传》:「琯临戎谓人曰:『逆党曳落河虽多,岂能当我刘秩等。』」

    引证解释

    ⒈  [突厥语elaha]壮士,健儿。

    新唐书·房琯传》:“琯 雅自负,以天下为己任,然用兵本非所长。其佐 李揖、刘秩 等皆儒生,未尝更军旅, 琯 每诧曰:‘彼曳落河虽多,能当我 刘秩 乎?’”
    黄遵宪香港感怀》诗之四:“盗喜逋逃藪,兵夸曳落河。”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 安禄山 ﹞收养 同罗铁勒 的一部)、 奚、契丹 等部的降人八千馀,称为曳落河。”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曳落河

  • 曳(yè)落河,胡言壮士也,也就是突厥语“壮士”的意思。
  • 曳落河,曾经是安禄山手下最精锐的亲兵,史称“八千曳落河”,都是经安禄山一手选拔并养为假子。
  • 对曳落河的族属,有同罗说,有奚契丹说,有杂胡说,令人困惑。近重读《资治通鉴》,似乎“曳落河”不是同罗,而只指奚契丹,因其中多次提到“同罗、六州胡、曳落河”。后世契丹政权中并无类似用语,则“曳落河”似本为奚语之“壮士”。
  • 曳落河——出自《资治通鉴》216卷唐纪32条目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