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裾

词典解释

1.拖着衣襟。裾,衣服的大襟。 晋 陶潜 《劝农》诗:“矧伊众庶,曳裾拱手。” 唐 王绩 《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诗:“曳裾出门迎,握手登前除。”

2.“曳裾王门”之省称。 唐 杜甫 《又作此奉卫王》诗:“推轂几年惟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 明 蔡羽 《思田园》诗:“曳裾京华尘,徒自隳四支。”参见“曳裾王门”。

词典名字:

曳裾

词典发音:

yè jū

国语辞典
  • 拖着衣襟。裾,衣服的大襟。
  • “曳裾王门”之省称。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拖着衣襟。裾,衣服的大襟。

    晋 陶潜 《劝农》诗:“矧伊众庶,曳裾拱手。”
    王绩 《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诗:“曳裾出门迎,握手前除。”

    ⒉  “曳裾王门”之省称。参见“曳裾王门”。

    杜甫 《又作此奉卫王》诗:“推轂几年惟镇静,曳裾终日盛文儒。”
    明 蔡羽 《思田园》诗:“曳裾京华尘,徒自隳四支。”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曳裾

  • 曳裾,汉语词汇。
  • 拼音: yè jū
  • 注音:ㄧㄜˋ ㄐㄨ
  • 解释:“曳裾王门”之省称。比喻在权贵的门下做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