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牙泉

词典解释

古称沙井,俗名药泉。在甘肃省敦煌市区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泉呈月牙形,碧水萦回,水草丛生,清澈见底。泉虽位于流沙群山中,但从未干涸。为西北地区沙漠中的奇观。唐《元和郡县志》载:鸣沙山“有一泉水,名曰沙井,绵历古今,沙填不满,水极甘美”。与鸣沙山组成一景,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词典名字:

月牙泉

词典发音:

yuè yá quán

国语辞典
  • 泉名。
  •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泉名。

    李季 《月牙泉》诗:“月牙泉 边的柳树又发绿了,树下的五色沙闪着眼睛对我微笑。”
    原注:“月牙泉,在 甘肃 敦煌城 南五里,也叫 渥洼池。泉如月牙状,泉边有五色沙子四周沙山。中为绿洲风景极美相传汉武帝宝马,即产此泉中,并食泉中之七星草长大。”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月牙泉 (敦煌月牙泉)

  • 月牙泉(英文:Crescent Lake)位于月牙泉风景区,古称沙井,俗名药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鸣沙山北麓。
  • 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 月牙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 月牙泉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月牙泉、莫高窟九层楼和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三大奇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