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体

词典解释

1.谓有一定的形体。 《易·繫辞下》:“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 孔颖达 疏:“若阴阳不合则刚柔之体无从而生。以阴阳相合,乃生万物,或刚或柔,各有其体。”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五:“同情沦异物,有体入无形。”

2.犹得体。 宋 苏轼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詔曰:‘宽严有体,边人安焉。’公因作堂,以‘安边’名之。”《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帝谓大臣曰:‘ 梅挚 言事有体。’以为户部副使。”

词典名字:

有体

词典发音:

yǒu tǐ

国语辞典
1.谓有一定的形体。 2.犹得体。
基本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有一定的形体。

《易·繫辞下》:“阴阳合德刚柔有体。”
孔颖达 疏:“若阴阳不合则刚柔之体无从而生。以阴阳相合,乃生万物,或刚或柔,各有其体。”
南朝江淹 《效阮公诗》之五:“同情沦异物,有体入无形。”

⒉  犹得体。

宋 苏轼 《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詔曰:‘宽严有体,边人安焉。’公因作堂,以‘安边’名之。”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帝谓大臣曰:‘ 梅挚 言事有体。’以为户部副使。”

成语解释
网络解释

有体

  • yǒu tǐ ㄧㄡˇ ㄊㄧˇ,谓有一定的形体。犹得体。